為進一步理順工作機製、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責任落實,建立課程思政集體教研製度,凝練建設特色🩸,形成課程思政建設長效機製🥡。2024年11月13日沐鸣2平台開展課程思政領航沐鸣2宣傳展示與經驗交流🤾🏼,以各專業教研室為單位,開展課程思政專題教研活動,每個專業安排2-3個課程進行說課交流分享,主題圍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完成簡報(800字)+2張高質量照片,並形成教研活動記錄。通過各專業開展課程思政專題教研,形成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庫🪮,逐步強化推進,以點帶線🧋,持續改進課程思政在教學實施中的“表面化”🆒、“硬融入”問題🍖🧑🏻🎓。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課程思政專題教研活動
根據沐鸣2統一要求,機械電子工程專業與2024年11月13日在29號樓605召開了課程思政專題教研活動👷🏼🌖。專業除參加大創項目答辯的老師,其余老師全部參加了思政教學研討活動🙇🏼♀️。
首先由何成教授以《機電傳動控製》課程為例🧜🏼♀️,介紹了如何在授課過程中將科研橫向項目涉及的專業知識和解決工程問題的思路方法等巧妙地融入到課程教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以及工程技術人員職業素養🐮。機電傳動控製中關於變頻器的使用是交流電動機調速系統中的關鍵部件,課程主要講解變頻器的接口使用方法🤳。何老師在講解完成基本知識點🧑🏻⚖️🤼,會將自己具體的科研項目中遇到的“變頻器經常燒掉”的問題提出來,引出需要調速的電路🫎,請學生分析電路中的問題。與企業實際技術問題的結合使學生將專業知識和工程案例聯結在一起🕵🏿♀️。有效地激活了課堂活力🧜🏿♂️🎿,學生積極性很高,解決問題的同時加深了對於變頻器使用過程中電路部分的理解,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劉巍老師以《數控機床與編程》課程為例,介紹了第四章數控機床機械結構,這部分教學內容內容相對枯燥,學生聽課積極性不高。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劉老師在課程中引入“東芝事件”,解釋了事件背景💜,以及數控機床的加工精度等對於國民經濟的影響以及世界各國家之間政治狀態的影響,使課程不僅僅停留在表層的數控機床機械結構的簡單層面,而是縱向引申到國民經濟和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博弈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民族自豪感🤯。
通過這次交流活動🧜🏽♂️,使專業教師從不同課程不同角度考慮專業課程中思政內容的融入點和融入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何成教授以《機電傳動控製》課程為例🏊🏼,進行思政分享交流
劉巍老師《數控機床與編程》課程思政分享交流
車輛工程專業課程思政專題教研活動
車輛工程專業於2024年11月13日下午在29號樓303會議室進行專業課程思政專題教研活動🤸♀️,教研室全體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梁彩平老師簡要介紹了課程思政在當前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學校相關課程思政教改項目情況。
牛文旭老師分享了關於課程思政的最新政策解讀和理論研究成果,包括教育部關於課程思政的相關文件精神及國內外先進經驗🤱🏻。教育部等十部門還印發了《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強調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並明確了思政課實踐教學學時學分🏚、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等方面的具體要求🙍。雖然“課程思政”這一概念主要在中國提出並實踐🍴,但國外在隱性教育💋、價值觀教育等方面也有豐富的經驗和做法👩🏿🏫。例如,一些國家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活動等方式,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國外的一些大學也註重在課程教學中融入社會責任、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內容👰🏽♀️,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精神🏵。
張弦老師結合督導聽課要求,分享了機械製造基礎課程思政設計方法,從頂層設計到思政案例庫🔂,系統總結了課程思政的教學經驗🌻👆🏼。張老師分享了手撕鋼、Q355鋼牌號的變更等課程思政案例🏊🏼♀️,體現出我國鋼材產量在世界占比的地位,並推動全行業的進步👶🏼。張老師還分享了在鑄造這一章節的一些課程思政案例,如大克鼎、三星堆青銅面具,體現了我國古代高超的鑄造工藝,有利於提升學生的國家榮譽感。另外,張老師還以小米SU7新能源汽車的壓鑄機及其產品為例👨👩👧,分享了新技術應用的利和弊📹,有利於提升學生的辯證思維。
馮威老師介紹了在創新創業環節的課程思政設計方法🚠。以舒一哲等同學參加創新創業相關競賽,從而獲得寶貴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成功考取研究生或找到滿意工作的案例,來闡述課程思政貫穿創新創業環節的系統方法和成功經驗。
周平老師介紹了在畢業設計環節的課程思政設計方法,主要在於規則意識教育和誠信教育等課程思政要點,規範學生的學術行為🏃,並討論了學位法和教育部有關畢業設計檢查文件對學生學術行為的約束作用。
張弦老師分享《機械製造基礎》課程思政設計方法
牛文旭老師分享關於課程思政的最新政策解讀和理論研究成果